第110章 满载而归111(1/2)

作者:炒饭多放葱

八零乡土第110章 满载而归111

“嗬!好大的鱼?”</p>

“杨大哥你真有本事!”</p>

“但这草鱼怎么是黑色的啊,就跟烧过炭一样。”</p>

正当鱼儿被杨庆顶出水面的时候,老赵家一行人恰恰赶到,看着还在水面上挣扎的大青鱼,纷纷忍不住出声感慨。</p>

杨家冲生产队的人一般不在大河边搞鱼,平日里见得最多的也就是鲫鲤草鳊这种普通鱼,像杨庆现在钓的这种大型青鱼老赵家的人确实没见过,所以误会成黑色草鱼也算常见。</p>

毕竟1981年可还没有什么小视频app,大家了解信息的渠道绝大部分都来自村里大喇叭和道听途说,对大河里少见的青鱼没印象很正常。</p>

“什么草鱼?”</p>

“真是没见过世面!”</p>

“大师钓的那叫螺蛳青,又叫青鱼,不懂别乱说!”</p>

“就是,草鱼和青鱼味道差着呢,青鱼用来做腊鱼味道比草鱼好多了。”</p>

“而且青鱼喉咙里的那块青鱼石能纳福收惊,弄好以后放在床头,小孩子晚上就不会哭夜,也算的上一件好东西。”</p>

河对岸的钓鱼佬看见老赵家人这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,不由颇为鄙视的看了老赵家人一眼,开口解释了几句。</p>

“哦!”</p>

“原来这就叫青鱼啊,以前都只是听人说过,这还是第一次见呢!”</p>

老赵家人听了其他人的话,这才恍然大悟似的点点头。</p>

“哗啦啦!”</p>

大青鱼再次见到水面光,不由挣扎的更为激烈,溅起大量水花。</p>

“杨大哥,我帮你抄鱼!”</p>

听到这鱼貌似还比较贵重,赵凤娟一马当先帮杨庆拿起了旁边的抄网。</p>

看着赵凤娟那颇为笨拙的样子,杨庆还是决定先把青鱼溜翻再说,这条鱼算了自己穿越以后钓的最大鱼,要是抄鱼的时候跑了那就太可惜了。</p>

等大青鱼彻底翻了肚皮,杨庆才控制着大青鱼缓缓移向赵凤娟。</p>

“噼里啪啦!”</p>

离水以后,大青鱼在抄网里奋力挣扎,担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意。</p>

“好家伙,这鱼怕是有三尺长了!”</p>

“乖乖,一米多长的鱼啊!看上去有二十斤了,这算得上鱼王了吧!”</p>

“你看看这鳞片,好大一片啊,怕是有小孩子的半个手掌那么大了!”</p>

没见过世面的老赵家人,看着抄网里的大青鱼,口中连连啧啧称奇。</p>

“害!这二十斤的鱼算什么鱼王,这大青鱼可是能长一百多斤的,区区二十斤算什么,那种比人还长的才叫鱼王呢!”</p>

“今天鱼也钓的差不多了,咱们干脆收拾东西回去吧!”</p>

杨庆见老赵家人说的越来越离谱,连忙打断了他们的恭维,要是再夸下去,自己都不好意思了,反正鱼已经钓的七七八八,干脆准备收杆回家。</p>

区区二十斤左右的青鱼,实在不值得大说特说。</p>

不过要是一百二十斤的青鱼,那今晚杨庆说什么也得扛着那条大鱼在公社转到天黑才回去。</p>

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,那就是杨庆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,找不到回生产队的路。</p>

这么大的鱼可是无上的荣耀,无论如何都得显摆显摆,没让两徒弟拉着去县里转一圈,都算是杨庆谦虚了。</p>

那么大的鱼杨庆还真没钓上过岸。</p>

“哗啦啦!”</p>

杨庆直接把钓着的大青鱼放进老赵家带来的麻袋,同时提了一下自己的自制鱼护,立马鱼护里面传来了噼里啪啦的水声。</p>

“啊!这么多鱼?”</p>

“这起码几百斤吧!”</p>

“咱带的麻袋够不够啊?”</p>

……</p>

赵伯父看了看杨庆的鱼护,立马倒吸一口凉气,眼睛都差点看直了。</p>

六百多斤鱼堆在一个鱼护里,鱼儿挤着鱼儿,视觉上的震撼可比几麻袋鱼分开装的小鱼猛多了。</p>

“我的天,这些都是上了斤两的大鱼!”</p>

“啧啧啧!这么多野鱼,说实话,我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场面。”</p>

赵伯母也连连点头,看着这么多鱼嘴巴都差点合不拢。</p>

杨庆上次带回去的大部分都是小鱼,远没有这批野钓的大鱼那么震撼。</p>

更何况杨家冲这边的土层不是特别厚,不适合挖塘养鱼,没有什么鱼塘,所以赵伯母说的倒也没什么错,估计她见鱼最多的时候,只在供销社里面见过池子里的鲤鱼草鱼。</p>

除了还在上学的赵小妹不在之外,两位赵家姐妹则是一言不发,扫了一遍旁边钓鱼人艳羡的目光,看着杨庆满是骄傲的神色。</p>

“我的天啊!这大师的鱼护里面到底装了多少鱼?”</p>

“今天他到底钓了多少?”</p>

“我都看见他装了两担鱼了,那鱼护里面的鱼还有这么多?。”</p>

“要是装完,怕是得有八百来斤吧!”</p>

“这小伙子,钓鱼也太猛了!” “只怕他凭借着这一手,怕是就能衣食无忧!嫁给他的姑娘怕是有福了!”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