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呼百应第二百二十五章 选择是门技术活(二合一大章)226
秋风在山间狂舞,明黄色的甲衣随着寒风肆意摇摆。</p>
满清皇帝透过千里镜观望远处,数万明军的营帐坐落松山、乳峰山之间。</p>
一条深黑色壕沟从他脚底发端,弯曲着延伸至松山南麓的海边,恍若巨人画出的一条弧形墨线,将一群群蝼蚁圈禁在山谷之间。</p>
近十万明军被他一招困死在乳、松之间。</p>
当着敌人面挖掘长壕封死退路的战术并不高明,甚至可以说愚蠢。</p>
奈何明军不知怎的,摆出一个头重脚轻的阵型,却反应相当迟缓。</p>
他们既不后撤,也不派兵干扰,任由清兵挖掘数十里长的深壕封死退路。</p>
他判断明军一开始就不具备决战能力,亦或是听说自己御驾亲征的消息吓破胆子,丧失了野战勇气。</p>
他派遣济尔哈朗攻取笔架山粮草,进一步缩紧明军额头上的金箍。</p>
后路被断,粮草被劫,沉默的明军这才如梦初醒,打算组织兵丁撤回宁远补给粮草。</p>
可惜王朴抢先一步逃跑,吴三桂,马科,唐通,白广恩等人也跟着突围溃逃,带崩全军撤退节奏,近十万乱作一团。</p>
不过黄台吉早料到明军会向后突围,早在杏山、塔山一带设下伏兵。</p>
王朴吴三桂等人被打得丢盔弃甲,仅剩不到三成残兵败卒逃回宁远。</p>
突围之役,清兵斩首三万余级,获马一万余匹,突围失败的数万明军只能缩回松山,坐困孤营。</p>
明廷竭尽全力组织的大军,在他一套连环组合拳猛砸击瞬间分崩离析。</p>
一场敌我双方皆是十万兵团的巅峰对决终于落下帷幕,吃掉松山、杏山、塔山败卒只是时间问题。</p>
重炮打不下山城,调兵强攻也会损失惨重。</p>
于是黄台吉采取长围策略,只要再给大清数月时间耗空这些守军存粮,辽西走廊便是大清囊中之物。</p>
还能得到这些败卒步骑的兵员、马匹补充,大清国运再上一层高楼,日后绕道入关也能更加顺畅,乃至夺取山海关掌握燕云之地!</p>
多亏明廷诸公催逼明军主力北上收复失地,没想到失陷地没收回来,反而节节败退导致锐气尽丧,锦州被围。</p>
而锦州被包围,明廷又不得不救,只能继续拆东墙补西墙,继续催逼洪承畴发兵解围,就这般将近十万边军精锐送到黄台吉眼皮底下,被他一口吃掉多半。</p>
黄台吉不禁仰头望天,感慨天佑大清,他距离入主中原的梦愈发近了!</p>
然而远处飘来一层厚厚的铅色积云,天空跟着灰暗下来,黄台吉不知为何忽然觉得有些心神不安。</p>
视野中,上百匹快马高举镶黄旗穿过清兵大营,马蹄践踏声越来越大,甚至连站在半山腰的黄台吉也能清晰听见。</p>
黄台吉满腹疑惑,目光锁定一位迅速上山的甲兵。</p>
那甲兵玩命似的爬上山腰,几乎是没喘几口气就扑到皇帝脚边,他脸上焦急惶恐,干枯的嘴唇皲裂数条血纹,“陛下!”</p>
甲兵脸上的哀愁细节被黄台吉捕捉入眼,他大手一挥屏退左右,只留亲王贝勒,以及一些护军心腹。</p>
“说。”</p>
“征南大军败了!续顺王被杀。多罗武郡王被敌兵活捉了!”</p>
“?”黄台吉面色一沉,紧皱的眉头恍若两把交锋的尖刀。</p>
“这怎么可能!”多尔衮心中发急,揪住甲兵的脖子一把拽立起来,“南路军拥兵四万怎会败在南蛮子手里!”</p>
那甲兵双眼微眯,忍耐着多尔衮喷出的唾沫,脖子被掐住的他只能断断续续说些简短之语,“千真万确,我们的人到处在跑,汉狗一路北上追击南路军,正在逼近盖州城……”</p>
“背嵬军再强也只有两千,其他汉狗拢共不过三四万。我大清勇士天下无敌,他们一对一怎么可能取胜,你扰乱军心!你该死!”</p>
多尔衮双手猛地使劲,几乎要把甲兵柔软的脖子掐扁。</p>
那甲兵口中传出沙哑喘气的咯吱声,面红涨红翻紫恍若一块肥大的猪肝,两眼不断向上翻白,眼看就要气绝身亡。</p>
“够了!”</p>
黄台吉低喝一声,多尔衮手中一松,那甲兵如蒙大赦,大口大口喘着粗气,随后剧烈咳嗽几下。</p>
“背嵬军究竟有多少人马?”黄台吉冷冷一眼扫过去。</p>
那甲兵哪怕是咳嗽着,也依然强忍着不适补充情报,“王爷和主子都说,背嵬军精兵不下五千。”</p>
不低于五千!</p>
仿佛一道晴天霹雳在头顶炸开,黄台吉不由得闭上双眼沉思。</p>
一黑顶五虏的计算公式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。</p>
五千背嵬精兵相当于两万五千披甲旗丁,除开这些必要应对,南路军只剩一万五千“有生力量”,其中还夹杂武装包衣、朝鲜人这类强弱不定的杂兵。</p>
一万五千清兵想对付三四万明军的确有些强人所难,吃下败仗也情有可原。</p>
更糟糕的是明军北上逼近盖州,一旦背嵬精兵夺取盖州、海州,就要逼近辽阳、沈阳!</p>
届时背嵬军利用最擅长的河船机动深入辽中腹地,闹得辽中震动,那些包衣、奴隶立场动摇之下闹出乱子,他大清的统治便会土崩瓦解。</p>
一旦外藩蒙古、李氏朝鲜察觉到大清的虚弱,顷刻间便会脱“盟”自立,那时候大清的外围战略将会倒退十年,综合国力更会倒退至天启年间!</p>
可恨!</p>
黄台吉闭紧嘴唇,牙齿在口腔中来回摩擦发出吱嘎声响。</p>
再派一部援兵只怕重蹈阿济格覆辙,黄台吉只能亲率主力回援才能狠狠挫败明军兵锋。</p>
可是眼下煮熟的鸭子怎么办,他花费那么多精力心血,几乎就要拿下辽西走廊,还要吞并大明的精锐“骨血”</p>
如此丰厚报酬就要这般丢了么?</p>
不甘!</p>
黄台吉双手握拳,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沁出血来。</p>
为什么背嵬军屡屡要坏他宏图伟业!</p>
他们老老实实做个割据军阀不好么,就这么喜欢替朱明卖命?</p>
他们要是愿意替大清卖命,黄台吉情愿把辽南,乃至朝鲜都送给背嵬军,再把女儿嫁给背嵬军主帅,双方永结兄弟之盟。</p>
如果背嵬军主帅有女儿也行,他甚至可以让大清继承人拥有双方的混血,以此捏合两者的分歧。</p>
只可惜背嵬军一向愚忠,不听他大清半点建言。</p>
迂腐!</p>
联手瓜分大明不香吗,非要落到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,成全未来虚名才舒坦?</p>
眼皮底下的眼珠子急促滚动,黄台吉闭眼思索良久,终于睁开眼仰天望天,铅色的积云飘散而去,留下一轮秋阳。</p>
方才眼眸中的意气风发、酣畅淋漓当场无存,仅剩下一丝哀叹与愁苦。</p>
他抬起微颤的右手想去握紧那一轮太阳,却总觉得五指使不上力,无法再紧紧合拢。</p>
“回援辽南。”皇帝的命令言简意赅,沉重的语气仿佛呕出半数魂魄。</p>
“主子不可啊!”鳌拜膝盖一软当场跪下,“主子为夺取辽西耗费多少年心血才有今日,怎可随意弃之!”</p>
“陛下再等等吧!”多尔衮也跪下劝谏,“多铎只要能挡住背嵬军,一切都会好转……”</p>
“陛下!就让儿臣再带队冲一次松山吧,只要拿下松山重兵,我们再回援辽南也不迟!”</p>
黄台吉摇摇头,“晚了!我们轻视背嵬军,误判他们仅有两千精兵已是大错特错。如今还盼着敌兵拿不下盖州,简直痴心妄想!</p>
错一次就付出两万余人的代价,若是再错一次,是不是连我大清的半壁江山也要丢了!</p>
回辽南!</p>
不彻底歼灭背嵬军,就灭不掉南蛮子的虎胆!</p>
背嵬军能鼓舞数万南蛮子一齐北伐,若是再给他们数月时间,岂不是十万大军深入辽中?</p>
他们今天敢打盖州,明天就敢去海州,后天就要威胁辽阳沈阳,难道我们还要等着他们夺完辽中才回去吗!</p>
大丈夫能屈能伸,今日我们能包围南蛮子重兵,明日我们打败背嵬军,还能卷土重来夺下辽西!”</p>
皇帝一番话语打消众人的再劝之心,他们知道辽西这盘鸭子是吃不上了。</p>
黄台吉安排一些敢战勇士留在锦州、松山断后,其余步骑在夜晚小心行动,星夜兼程赶赴盖州。</p>
满清大军趁夜色踏出锦州地界,跨过大凌河。</p>
天空刚刚蒙蒙亮,满脸疲态的黄台吉回望锦州方向,一脸惋惜却夹杂着三分坚定。</p>
锦州,他还会再回来的。</p>
……</p>
某日,洪承畴踏出大营观察四面敌营,一排排营帐静静屹立在大地上。</p>
自从被清兵掘壕断粮以来,他如以往一般登高望远,又看看后方的海洋,期盼着哪怕一艘兵船、粮船抵达。</p>
然而宁远守军与民夫尽皆畏惧鞑子,至今没有一兵一卒前来松山驰援。</p>
若是再困下去,怕是只能开吃马骡驴畜,等这些坐骑都吃完,就只能吃人。</p>
朝廷命他出关收复失地,他便上疏过兵不精,器不良,不是收复失地的时候,就算背嵬军悍勇无比,也有樯橹之末的时候。</p>
不如等背嵬军站稳脚跟休养一些时日,而边军精锐也调教得差不多,那时再发动两线攻势才能叫清兵顾此失彼。</p>
可惜陛下和诸公不听,似乎被背嵬军创下的胜绩冲昏头脑,以为收复辽东的时机已到。</p>
催战,催战,军机重事岂能儿戏,稍露破绽都可能满盘皆输,更何况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仓促迎战?</p>
唉。</p>
这数万精兵皆是陛下为数不多的家当,连皇帝都不加怜惜,他这个做臣子的又何必苦恼呢,大不了以身殉国,也算是报效君恩了。</p>
待这数万精兵尽丧黄台吉之手,大明再不敢与鞑清正面野战,明清实力差距便会再上一个台阶,那时就真的万事皆休了。</p>
鞑子入主中原的可怕前景似乎不远了……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