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呼百应第二百二十五章 选择是门技术活(二合一大章)226
不过今天登高望远的洪承畴却从敌兵营帐看出一些端倪。</p>
鞑子巡营的人数与频次明显减少,有种兵马大幅度分散的迹象。</p>
难道是鞑子发生异变,还是说故意摆出诱敌之阵,吸引守军走出来厮杀?</p>
洪承畴一时间犹豫不定,还是勇武过人的曹变蛟自告奋勇站出来,愿率八百敢战悍卒一探究竟。</p>
“好!”洪承畴当即批准小曹将军的壮举。</p>
心存死志的曹变蛟率领精兵迅猛冲出,结果却发现敌营几没抵抗,一个个营帐竟都是空荡荡的,里面的摆设陈列早已清理一空。</p>
就连那些留下的守卒也都是骑兵,眼见明军发现“计谋”,赶紧骑马撤退。</p>
饶是曹变蛟奋力追击,才勉力捉住三个活口押送到洪承畴面前。</p>
清兵主力早在四天前就陆续撤退的消息被拷问出来,洪承畴大惊失色。</p>
他没想到奴酋使用“空营计”足足困住他四天!</p>
洪承畴意识到奴酋放弃到手的肥肉必有深意。</p>
否则数万明军覆灭在即,优势极大的清兵何必撤军呢?</p>
脑中忽然闪过一丝念头,洪承畴想起先前辽南旅顺大捷的旧情报。</p>
难道是辽南之地发生“变故”,使得奴酋不是派遣偏师驰援,而是不得不亲自领兵前往?</p>
洪承畴心说要糟!</p>
如果辽南大军获取胜利,却轻兵冒进继续北上,很可能迎头撞上奴酋疾驰而去的主力大军!</p>
而辽西辽南局势变化神速,辽南大军甚至还没意识到黄台吉已然调转主攻方向!</p>
完了!</p>
他这时候就算派快船去辽南告警也来不及了!</p>
一旦辽南悍卒被黄台吉歼灭,辽南重镇又将沦丧,届时清兵再次卷土重来,辽西走廊依旧不保!</p>
而他麾下尚存的数万士卒早已断粮,既没有追击之力,也没有收复失地之心,几乎八成兵员都深深患上“恐虏症”。</p>
知道包围解除的那一刻巴不得飞奔至安全的宁远。</p>
洪承畴失望地闭上双眼,大明再无敢与鞑清野战之兵,辽东之地再无收复可能。</p>
……</p>
同一时间,辽南走廊,两万六千官军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北上。</p>
他们一路上追击不少溃卒,实实在在斩获不少包衣、朝鲜人首级,就连真鞑子脑袋也砍下一些,堪称收获颇丰。</p>
万余鞑子一路上只知道溃逃,根本不敢聚阵反击,于是官军便一路追,一路斩首,拖拖拉拉走了好几日才到盖州地界。</p>
这里丘陵、山沟众多,极易设下伏兵。</p>
不过官军都被多次小胜冲昏头脑,派出的塘马也不断回报前方敌人溃逃的军情,他们根本不担心鞑子有心设伏反打。</p>
区区建奴没那么可怕,也是被杀就会死的肉体凡胎。</p>
背嵬军杀得鞑子,他们照样杀得鞑子,这天底下不是只有背嵬军、黑旗军能打,他们一样能建功立业,收复失地。</p>
他们过去那般恐惧鞑子,也只是心病而已,几次酣畅大胜就是最好的良药。</p>
如今药到病除,他们两万多人足以暴打万余鞑子,收复盖州,海州也是指日可待的事。</p>
若是能留下辽南之地,他们几人都能被“封”世袭辽东的武职,随之而来的武职军田也不会低,起码五千亩起步。</p>
即使军田都由军户耕种,他们只是间接控制田亩。收取“军需”的额度以及用途,却全由他们自己说了算。</p>
这年头卫所军户就是武将的农奴,能不能打不重要,最重要是给将爷种田多产出些粮食。</p>
几员将领互相恭维奉承,明明是参将,游击,却被叫作副将,总兵,好似拿下几座重镇一般提前庆祝。</p>
至于打到盖州,奴酋可能派兵支援?</p>
他们走出复州好几天才收到奴酋率领主力包围锦州,兵部要调辽南兵马驰援辽西的“滞后消息”。</p>
双方主力都在激烈厮杀呢,奴酋哪有余裕顾及他们。</p>
纵使奴酋听闻辽南变故,派遣一部偏师驰援盖州。</p>
要是派少了,过不了他们这一关。</p>
要是派多了,他们拔腿就跑,再说除非辽西明军都是吃屎的,不然任由奴酋派遣重兵回援么,不知道反击么?</p>
稳居后方的背嵬军也打算坐船前往辽中平原,正好牵制奴酋派回的援兵,他们根本不担心遭遇奴酋援兵。</p>
“收复失地的功劳不能由那姓章的都得了!我们的风头不能被他们盖过!”</p>
怀揣着高歌猛进的喜悦,两万余官军一头扎进一处狭窄丘陵之间的山道。</p>
抚标副将正疑惑间,忽然听见山林之间传出一阵激烈的号角战鼓声,一面独属于满清皇帝的三角大纛旗赫然出现人前。</p>
那旗帜由黄缎制作,杆高一仗六尺一寸,旗中绣一条五爪金龙,环绕流云。</p>
明军众将士顿时惊呼,本该在辽西与边军激战的奴酋,怎会突然出现在此!</p>
山林间人影绰绰,夹杂着步军来回交错的脚步声。</p>
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接连响起,恍若两顶大山齐齐倾倒压过来。</p>
突如其来的伏兵杀得官军措不及防,原本还心存壮志的两万六千瞬间溃败。</p>
“快逃!”</p>
刀剑破空与惨叫声飘荡在山林窄道,中军后卫顾不得友军安危,纷纷转头逃跑。</p>
然而黄台吉精心布置“诱敌策略”,岂容明军从容退却。</p>
数万精骑、骑马步兵尾随追击,直把两万余明军杀得战损过半。</p>
残存的万余溃卒与败兵犹如没头苍蝇一般,也顾不上地形与山道,直挺挺闯进一片没路的山沟。</p>
趁着敌兵尚未形成死围,标营副将赶紧命人将骡车摆在阵前,又深挖壕沟布置拒马。</p>
“骄兵必败,骄兵必败,我怎么就不懂这浅显的道理啊!我该死!我该死!”</p>
一员参将拼命甩打自己耳光,双眸中的惊恐仍未消散。</p>
“周参将别这样……你我不知奴酋回援的情报吃了败仗,实乃天意。”</p>
“早说过不能轻举妄动,等友军休整,再会合保定、南直的其余援兵,补齐粮草器械再北上,何至于被奴酋伏击!”</p>
“早知道,早说过,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话不要再说,徒惹人烦……你不也想着斩获更多首级,才跟着大部队混过来了么。”</p>
“唉!现在吃了大败,又被奴酋困死在山沟,我们的存粮最多支撑十日!”</p>
“还能吃拉车的骡马,支撑二十日亦可。”</p>
“苦撑又有何用,奴酋不会放着你坐困此地,一旦他们运来红夷大炮,三两下就能轰开骡车大阵,那时我们就……唉,冒进误事啊,鞑子一路溃退竟是引诱我轻兵冒进,中计了……”</p>
“但愿逃出去的兵卒能告警复州的守军来援。”</p>
“复州守军加上背嵬军拢共才一万四五千人,背嵬军再强还能一个打二十个?</p>
奴酋御驾亲征过来,身边必有十万大军,一万四千打十万?唉,我们都要死在这了。”</p>
其实还有一条活路存在众将心中。</p>
投降满清。</p>
只是大伙经历一时惨败,还没彻底绝望扭转心态,这种劝降的话语谁也开不出口。</p>
万一有人说出来,但大伙没达成共识,第一个提案人就会被死命提防,乃至当场暴毙。</p>
他们此刻只能期待败卒把消息传递回去,让朝廷知道这里还有一支“忠军”等待救援。</p>
……</p>
然而溃逃的败卒几乎被清骑斩杀、俘虏。</p>
只是让黄台吉意外的是,这支敌兵队列竟无一人是背嵬军精兵。</p>
他亲率数万清骑长途奔袭到盖州,接着精心策划一记诱敌伏击的策略,就是为了包围背嵬军将其全歼。</p>
只要伏击歼灭数千背嵬军精兵,大清的国运还能继续蒸蒸日上。</p>
没想到正主不在,只捕到一群臭鱼烂虾,还有一群“喽啰”坐困山沟,俨然一副顽固到底的模样。</p>
背嵬军,背嵬军,你们击败征南大军,为何还能如此谨慎小心,数日时间都没走出复州。</p>
大胜而不骄纵,胜敌而不冒进,瞻前而不顾后,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,专心杀伤大清有生力量。</p>
这份智慧与勇武并存,谨慎与激进同在的灵气简直像妖怪!</p>
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,后续的步骑还在赶来,红衣大炮也在队列中运输。</p>
只要重炮一到,任何城池都会在炮弹下逐渐崩裂,辽南诸城都将重回大清怀抱。</p>
而他亲率大军,外加辽西、辽南退回的部分兵马,总计十余万大军便是为了一战灭绝背嵬军。</p>
他不允许南朝出现胆敢与大清野战的勇士,如果一战灭不掉,那就打两战!</p>
他命人释放数十骑明军,任由对方回去报信。</p>
望着数十骑败卒仓皇逃离的背影,黄台吉遥望南方的天空。</p>
他倒要看看,背嵬军仅剩些许兵马听闻友军被围,是会不顾生死、揣着“杀虏报仇”的复仇之心北上与他拼死一决。</p>
还是不顾友军安危放弃复州金州之地,退往旅顺等待朝廷援兵?</p>
他在心中默念低吼,背嵬军来吧,钻进大清皇帝为你准备的围点打援口袋吧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