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雨大宋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405节
说完,道:“这恼人天气,着实是热。若是有水酒,饮两口解渴最好。”</p>
一边的亲兵听了,急忙跑去找水酒。没多久,捧了一坛酒来,放下两个碗,给贾逵和郝质倒上。</p>
饮了一碗酒,贾逵道:“过些日子到了繁峙县,我欲以你部为先锋,替各师打开道路。到灵丘的瓶形寨是要地,契丹防守格外严密。必须早做准备,不要在那里耽误时间。”</p>
瓶形寨是契丹灵丘县与宋朝的繁峙县的交界处,泰戏山中的一条谷道。这个地方,在后世的名字极为知名,平型关。这条道路,是由河东路穿过太行山到河北路的山中谷道,建中六年,李晟曾引兵出定州后,沿此道兼行到代州。</p>
一旦出瓶形寨占领灵兵,前出即威胁飞狐,掌控住了河东路通往河北路的要道。契丹要想利用山中道路,绕行宋军后部就不可能了。灵丘和飞狐直接影响河北路和河东路战局,是太行山要道。不过这条路穿行于山间沟谷,行走不遍,沿路也少补给,不利于大军行动。</p>
贾逵五万人,走这条路已不容易。再带上火炮,行动非常艰难。也就是现在宋朝物资充足,不缺驮畜,才可以这样做。如若不然,仅五万人的粮草,就难以行动。</p>
杜中宵与赵滋等人仔细研究河北战事,都认为灵丘、飞狐对战局有重大影响。一旦占领,就掌握了对契丹的主动权。所以命令贾逵,提前做好夺取这条道路的准备。一到秋天,如果契丹大军南下,他立即带兵进攻灵丘。在契丹人反应过来之前,夺取飞狐。</p>
飞狐是太行山中要地,一旦占领,就保障了太行山安全,保护了宋军侧背。到了那时,宋军可以完全展开,与契丹战于幽州地区。那时宋军五十万大军,才能完全发挥威力。</p>
饮了两碗酒,不似刚才躁热了,贾逵道:“契丹若兴兵前来,不知大同府会不会有异动。庞相公率数万大军守朔州,虽然应该安全,却总觉得不那么让人放心。”</p>
郝质道:“太尉,北边还有王太尉大军。有那五万人在,大同府天大的胆子敢出兵。”</p>
贾逵点了点头:“也是。王太尉所部是杜太尉随州练兵时带出来的,最是完整。可惜自唐龙镇一战之后,便就守河曲路东北,再无大战,也不知道现在如何。”</p>
郝质笑道:“那是三衙杨太尉带了数年的军队,建制完整,枪炮齐全,最是能战。若是大同府一有异动,王太尉带兵南下,说不定能一举而下。太尉,有他们在,我们不必担心大同府。只要此次一战而下灵丘,占领了飞狐,山前山后就尽在朝廷掌握。”</p>
第222章 战事关键</p>
繁峙是山中小县,依滹沱河而建。县城位于群山之中,治下人口稀少,贾逵的五万大军无法全部驻扎在县城,只能在四周设寨。贾逵率人到来,知县带着本县官吏早早就迎到城外。</p>
进了城门,贾逵见城中冷清,道:“这里没有什么商贾,军中的许多物资只怕只能从外面运来。”</p>
知县杨方道:“太尉,繁峙不过是个边境小县,治下人口又少,自然不如大城繁华。”</p>
贾逵点了点头,心中有数。繁峙只有两千余户人家,在后世连个乡都比不了,能有座县城已经是托在边境的福了。靠着本地人口,怎么可能支撑自己大军?想起道路不好,又忍不住心烦。</p>
只是运粮倒还好办,现在军中,枪支弹药的补给花样繁多,都要从外面运可是不容易。好在自己提前几个月到来,若是事到临头,突然行军,可就麻烦了。</p>
到了县衙,等到接风宴席结束,贾逵道:“本县治下军寨不少,烦请知县明日把各寨主都叫来,与我相见。大军来到此县,准备的事情不少,最怕走漏风声。”</p>
杨方拱手称是。这是边境县,杨方自己也是武将出身,兼着本县兵马监押,管着各寨军队。与契丹有大山相隔,在这里两国并没有交往,人口不往来。只要吩咐一声,契丹很难得到风声。</p>
等到杨方告辞,贾逵对郝质道:“这样的小县,驻扎五万大军,外边的物资一日不可少。明日粮草官彭印到了,再吩咐他一声。不管缺少什么,要提前运来,不可误了秋天战事。”</p>
郝质道:“这里僻处边境,往日里也没有商人往来运货,道路不修,确实不易。若不是如此,枢密院如何会让我们现在来这里?离秋天还有数月,来得早了,被契丹人发现可不好办。”</p>
贾逵摇了摇头:“契丹人即使知道,也不会当一回事的。敌国的事,哪里知道那么清楚?”</p>
前几年,曾经有人编造谣言,说是契丹点集兵马,惹得朝廷大恐。几个月后,才知道是谣言。这个年代,信息传递的速度不是后世可以比的,契丹即使得到宋朝在繁峙集中兵马的消息,也不能确定真假。</p>
这里与河北路不一样,河北路全是平原,而且还有两输户,民间百姓的来往不断,信息相对来说不好隐瞒。繁峙的周围全是大山,两国的交通断绝,数十年没有人往来都不稀奇。</p>
站起身,贾逵看着窗外道:“繁峙是边境小县,我看城里只有一两家客栈,商铺也没几间。大军驻扎城中,必然一片混乱。明日我们两人,到东边的瓶形寨一带看一看。尽量在那附近,建几座军营,让军队就近驻扎。利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,把周围的地理搞清楚,做好战事计划。”</p>
郝质拱手称是。</p>
贾逵又道:“还有,带上彭印,让他把这里地理搞清,定好如何运物资进来,如何分配。两个多月的时间,一定要把所有的准备全部做好。只等着朝廷一声令下,便就杀过去!”</p>
五万大军,要走灵丘道,必须做好计划。前锋用多少人,如何保障物资,中军多少人,还有多少人后续跟上。想全军聚在一起,是不可能的。这条路太险峻,不适合大军行动。不过,对面契丹的守军也不多,靠着坚城而守。只要随军带火炮,攻破不难。</p>
枢密院里,杜中宵命在枢密院单设一个小院,做为防秋一战的指挥部。命李璋尽全力,必须在接下来的时间,把契丹在幽州的地形、兵力布置、各地官员等等各种情报全部搞清楚。所些道路可以行军,哪里可以驻扎,物资如何运输,必须提早都有预案。不能到了战时,才发现哪些事情不清楚。</p>
不到十天时间,小院便初具规模,成了枢密院的指挥中心。枢密院的日常事务,杜中宵大多让田况去管,自己和赵滋、富弼两人,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战事上。</p>
进了小院,正房是一个大厅,里面大桌上摆了一个粗略的沙盘,墙上挂着大幅地图。一边的房子是参谋人员,处理各种情报,拟定作战计划。另一边则是后勤官员,做物资运输规划。</p>
杜中宵和赵滋站在沙盘前,议论着将要发生的战事。</p>
赵滋道:“如果契丹主攻保州,则防守一个月,等战局稳定,大军从雄州北上,取涿州。把契丹主力围于易州一带最好。东边贾逵如果取了飞狐,则就是数路围攻。”</p>
杜中宵摇了摇头:“围敌于易州,山中道路难以堵住。契丹主力是骑兵,如果入太行山,北去奉圣州,我们就没有办法了。此战最重要的不是击溃敌人,而是围歼敌人。”</p>
赵滋听了,不由皱起眉头:“若是如此就有些难了。幽州地方广大,想把来敌围死,实在是难上加难。而且契丹骑兵行动迅速,一旦退却,我们很难追上。纵然幽州是契丹的土地,他们纵兵抢掠,只怕也当作寻常事。想追,只怕很难追上。”</p>
杜中宵点了点头:“不错。所以必须尽最大可能,围住耶律洪基!擒贼先擒王,只要围住耶律洪基跑不了,其他契丹军队就不敢退却。两帝争立数年,现在的契丹,应该没有敢弃国主于不顾了。”</p>
赵滋看着地图,一时不语。过了好一会,才道:“太尉以为,应该如何?”</p>
杜中宵道:“如果契丹攻保州,则弃广信军和安肃军于不顾,吸引契丹主力到保州城下。保州布置众军,死守住城池。同时,其周围布置足够的机动力量,在合适时机上前,与契丹决战。与此同时,军队主力从雄州快速北上,截断契丹的退路。保州的军队要让契丹国主的主力动弹不得,雄州北上的军队要以最快的速度,把契丹归路截断。与此同时,贾逵的军队,出五回岭占领紫荆关。如此,才能在易州一带与契丹决战。只要给契丹人留下了退路,以后就有无穷的麻烦。”</p>
赵滋叹了口气:“这可是很难做到。契丹若是倾国之兵前来,怕有三四十万大军,不可能全在保州城下。如若不然,一个月时间,他的军需也困难。”</p>
杜中宵点头:“不错,所以最可能的,是契丹分两路前来。从保州到雄州,各处皆攻。到了那个时候,哪里退,哪里守,哪里攻,一丝都不能错。只有围住了契丹国主,才能够开始反攻。”</p>
一边说着,杜中宵一边看着沙盘。最重要的,不是契丹人攻哪里,而是耶律洪基的主力,到底会在哪里。只要抓住了耶律洪基,契丹人就跑不了。</p>
第223章 早做准备</p>
正在这时,李璋进来,向两人行礼。</p>
杜中宵道:“看看就要出七月了,在契丹那里布置得如何?要想知契丹情报,就要靠自己,不能只想着花钱。钱帛动人心,但钱帛买来的东西,也最靠不住。”</p>
李璋道:“最近在有几个商人,愿意给朝廷提供契丹情报。我依太尉吩咐,他们互不相识,有不同的人负责。一个出了问题,其他人还可以送情报回来。而且,有几组人做,也可以互相验证。”</p>
杜中宵点了点头,没有多说。这个年代对情报的理解与后世不同,主要用钱开路。提高赏格,自有贪财的人。这个年代,贪财没有坏处,也不会受到谴责,与后世的评价体系不同。靠理想,靠觉悟做情报工作,说出去会让人笑的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